马云智商高三次都没考上大学(苏炳添的读书 VS 马云的不读书)

管理员 2024-09-25 10:39:01 0

唐代诗人章碣有首很好的政论诗,他是这么写的: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的意思是:

秦始皇焚书坑儒,燃烧竹帛产生的烟雾刚刚散尽,他的帝业也幻成一片虚无;

秦始皇想依靠函谷关和黄河天险,封锁守卫住王朝首都的梦想,也变成了一场空。

现在,秦始皇焚书的灰烬还没冷却、还有火星明灭,山东的梁山好汉就已经揭竿而起了;

焚书坑儒毫无作用,因为那灭亡秦国的刘邦和项羽,原来并不读书!

毛教员在评价这段历史时,也给予了认同。

他说:

“秦始皇怕秀才造反,就焚书坑儒,以为烧了书,杀了秀才,就可以天下太平,一劳永逸了。可以二世、三世地传下去,天下永远姓秦。结果呢?结果是‘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

秦始皇担心秀才读书人造反而焚书坑儒,但其实纵观中华历史,秀才造反成功例子并不多。

毛教员指出:

“古人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我看古人是说少了,光靠秀才,30年,300年也不行噢。”

为什么秀才造反往往不成功呢?

毛教员继续说道:

“因为这些秀才有个通病:一是说得多,做得少。向来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二是秀才谁也看不起谁,文人相轻嘛。”

可是,毛教员又在诗里赞同过秦始皇。

他在自己的七律·读《封建论》中,也和章碣一样,称秦始皇为祖龙;

不过却是赞扬秦始皇,不是诛秦始皇的心,诗的前两句是这样写的: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前两句是说大家少骂秦始皇,他老挨骂无非是坑了几个儒,烧了几本书,这件事得细细斟酌分辨;

后两句是说秦始皇死了,但是他留下的治国之法与事业,至今还在沿用;而孔子的治国学问看似很高大上,但在我看来实际就是一堆垃圾。

虽然教员肯定了秦始皇的部分功绩,

但是,教员却毫不留情地骂了读书人的祖宗——孔子。

但是,似乎近代这一百年来,读书最多的就是毛教员了。

他的阅读量古今罕有其匹,因为古人没那么多书可读,更没有翻译的外国书可读。

所以,毛教员在读书方面,堪称是“古今无双”了。

这就把宝宝整懵逼了,到底读书有用还是无用呢?

这个问题不解决,会有更多的孩子重蹈效仿韩寒辍学几年后、又重新参加高考、浪费了大好年华的悲剧。

其实吧,根本不是读不读书的问题,就是你自己的问题,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为了说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下倡导“读书无用论”的马云吧。

马云身上有个戾气,就是见不惯一个人房间里放满了书。

大家应该都看过他在央视的采访,他狂批说:

“办公室里书架放很多书是自己看的吗?那是给别人看的,这样子显得自己很有学问的样子,谁会在办公室里放书呢?我一进办公室看人家放很多书的人,我基本就知道他们十个里面八个是骗子!”

但其实吧,人家办公室里放书,谁说就是用来骗你的;人家很有可能是被你阿里连几捆白菜的钱都赚走后,为了平复心情用的。

当被阿里垄断挤压、气得不要不要的时,人家拿出一本《曾国藩家书》,上面教导他:

“吾人只有敬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至于功名富贵, 系由天定 ,丝毫不能做主。”

于是人家心情渐渐平复,又拾起一本明朝洪应物《菜根谭》,书上写道: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读着如此清新隽永的句子,人家的面色渐渐祥和起来。

这多好!

非要人家冲冠一怒,反正也赚不了钱了,不如熟读垄断法,用一生死磕你阿里,你马云就开心了。

马云的行为,就很迷!

马云这个戾气还真了不得,他见了自己的偶像照样不变。

知乎有个高赞关注,说马云有一天来到金庸的书房,屁股还没坐热呢,就问偶像:

“您书房有很多书籍,这些书您都看完了吗?”

金庸答:“没有!”

我估摸着金庸是本着“常与同好争高下,不跟那啥论短长”的原则,懒得跟他去说;要是金庸像他一样的脾气,估计会打他一套降龙十八掌,像他批评别人书屋太多书一样,好好给他讲讲读书对自己的意义。

金庸的知识内功多强啊,我们看过他小说的都知道,那简直是浩瀚博大,宇宙无边,没有庞大的阅读量,怎么会练就如厮威力的知识内功呢?

知识分子孔庆东常常文人相轻,谁也不服,满嘴开炮,但他在央视百家讲坛讲金庸时,却也赞叹金庸的知识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我也曾经写诗感叹过金庸的知识内功(不要脸地放下我的诗哈啊):

才学高处比天高,侠气纵横势滔滔。

竹林深藏碧血剑,多情佳人亦妖娆。

白雪纷纷逐鹿去,龙彰凤舞可堪豪。

腹内森罗万象气,一笔挥尽华夏骄!

苏炳添的读书 VS 马云的不读书

我赞叹他老人家腹中的知识简直是包罗万象,这些尽付于他的一杆如椽巨笔中,他的武侠小说所展现磅礴浩瀚的中华文化魅力,让每一个华夏子孙都能为是中国人而骄傲。

我还是举个栗子给大家展现下,金庸老先生的知识内功吧!

金庸在《神雕侠侣》后记中写下:

“神雕这种怪鸟,现实世界中是没有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有一种“象鸟”(Aepyornistitan),身高十英尺余,体重一千余磅,是世上最大的鸟类,在公元一六六○年前后绝种。象鸟腿极粗,身体太重,不能飞翔。象鸟蛋比鸵鸟蛋大六倍。我在纽约博物馆中见过象鸟蛋的化石,比一张小茶几的几面还大些。但这种鸟类相信智力一定甚低。”

连非洲的象鸟都知道,没有充足的阅读量,金庸能做到这一点?

你竟然问金庸老先生,那么多书看没看完?

马云这种行为,就很迷!

其实本质上,还是马云与金庸成功的路数是不同。

金庸是怎么成功的?

他是靠文字成功的,一部部小说就是他的文字产品,他的文字产品畅销华人圈,也就能实现一亿人一人给自己一元的梦想,还能收版权版费,自然就能进身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了。

但要打造一款畅销的文字产品,何其艰难?!

这就注定金庸不仅要承接文学世家的积淀,还要苦读各种书籍,才能充实自己的知识内功;再通过编剧生涯的不断磨砺,知行并进,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

这是极难极难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写文章多困难啊,我自己就是写文章的,我深刻知道写一万字文章意味什么?要不翟天临为何不自己去写毕业论文?

但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才是好汉。金庸有天才之处,但更是通过不懈的努力,才打通了任督二脉,练就一套绝世神功。

金庸的武功就很正,而且正的登峰造极。你学习他的武功,就不容易走火入魔。

就像西汉名将马援在劝诫侄儿马严、马敦的信中说:

“学习龙伯高不到家,还是一个谨慎勤勉的人,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刻鹄不成尚类鹜)哩。学习杜季良不到家,就堕落成为天下的轻薄儿,所谓画虎不成反像犬(画虎不成反类狗)了。”

因为你了解金庸的成功之路,你就会去大量阅读、深度学习、疯狂写作,像乔峰练武一样,十几年里寒暑不间,这样你即使资质再差,也能小有成就。

学习金庸,就像学习任正非苦难辉煌的人生一样,你就会努力奋斗,这样就至少不坏事,不会走火入魔,就像任正非说的:

“现在的互联网,一天到晚牢骚怪话不断,动不动就一个亿小目标了、赚几十亿让人很痛苦了,年轻人还要艰苦奋斗。”

所以,学习马云的武功,你就容易神经病了,你就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什么借假修真啦,难道撒谎妈妈不打屁股麽?

什么读书无用论啦,难道我今天就逃学么?

其实本质上,是马云这个人的功夫不硬。

他成天把自己秀的跟个商业明星一样,自然也就像那些没有好作品的明星一样,不够踏实了。

苏炳添的读书 VS 马云的不读书

马云的成功更多是他生的好、生的时间点好、和生的地方好,跟他自己关系不大。

无数细节与结果已经说明,他的成功并不是他的自传影片里所展现的,那样苦难辉煌,那样血泪传奇。

第一,生的好。

马云一天吹得自己多么艰难,但也只有他在自己穷酸样的时候,就有人给他拍纪录片了。

苏炳添的读书 VS 马云的不读书

所以说,马云身上有太多逻辑冲突的地方,有太多迷了!实际上,他的成功怎么回事,只有他自己知道。

要知道他爹是杭州曲艺会主席,我不信这个跟他的成功没关系。

至少,我小时候就没出过国,也没有能跟澳大利亚小孩交友的经历。

苏炳添的读书 VS 马云的不读书

图评: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二,生的时间点好。

马云小小年纪能出国长见识,这个可不得了啊。

我们都知道改革开放前几十年的成就,基本就是复制国外,尤其是互联网领域。

只要是一个智力正常点儿的人,去外国转一圈,也知道电子商务是将来的发展趋势。当然了,更会知道电子商务是疯狂的掘金之地,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况且那些年,国家正在全国修高铁、修公路、修通信互联网等基础建设,通俗点讲,就是修电子商务能够迅猛发展的宏大基础设施。

这是时代给你的机会红利啊!

马云出生在这个时代,就能抓住这个机会,就能发大财了,就不用内卷了。

时代过去了,这个机会就被马云霸占了,就没有了,就内卷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第三、生的地点好。

马云生在杭州,这就很棒。

你去看看长江三角洲几个省GDP,哪年不是傲居榜首?!江苏、浙江、上海这一片儿很早就是南中国的经济中心。

北方经济一直不如南方的原因,本质上就是黄河运力不如长江,我之前也在文章中讲过:长江水域纵横的水网,促进水运发达,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黄河基本无法通航,水太浅;长江却可以行驶万吨巨轮,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导致中国的制造业必须围绕着这一片聚势聚能,才能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一片土地简直就是天许之地,四处流着奶和蜜。

于是,小商品中心就会诞生在浙江义乌;

于是,电子商务就会诞生在浙江杭州。

这就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啊,风水这种东西我们不必想得那么玄;我们就想一下,你出生在山西,马云出生在浙江,大概率肯定你更穷。这就是浙江与山西的风水不同啊,浙江有沉稳的长江,山西有的是险恶的黄河。

而且马云的命硬,还不止如此。

有人就说过,马云阿里巴巴的成功,本质上就是一个强龙不压地头蛇的成功。

那么,既然知道中国电子商务是空白市场,先走一步的亚马逊、eaby为什么还打不赢阿里巴巴?

很正常,因为它们没办法在中国人的土地上打赢阿里巴巴,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可中国的民族企业为何能战胜外国佬呢?不就是因为2000万烈士用命拼下来的么?要是政府懦弱,也和蒋校长一样签署个《中美友好通航条约》,你还玩个屁。

本质上,中国本土企业家的成功,是靠国家托底的成功。

综上,马云能成功,主要是命硬,主要是靠国家托底。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命这样硬的人,能爱读书麽?

当然不能!!

所以,他能拿着不是登峰造极的功夫,创下一流的事业。

注意!这里并不是说马云一无是处,而是说马云功夫不硬;如果按照《庆余年》的战力划分,比起大宗师来,马云充其量是个九品中。

而由于他自己的功夫不硬,功利性太强,导致他的企业就是个日美资本控股的企业,不像任正非华为的股份都在中国华为人手里。

而且马云别说做任正非那样的高科技产品了,就是软件领域的APP产品,他也战胜不了马化腾,这都是因为他功夫不硬,沉不下心来做产品。

这样马云就容易飘了,就去搞营销了,出了一堆书、成天上节目、语不惊人死不休地吸引眼球,就是为了立起他“商业天才”的人设,因为他的客户都是中小商家,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高的、触手不可及的、商业天才的这么一个地位,就能很好的营销自己的目标客户。

接下来,就过分了,由于马云不喜欢做产品和科技这种很痛苦的正派功夫,于是乎便形成了赚快钱的邪派功夫,于是乎玩起了金融、玩起了贷款,于是乎逐渐越来越功利,逐渐更加胡说八道,终于外滩一役,让国家打回原形,让世人看清楚了他的真面目。

马云走到这一步,就是因为马云德不配位,命硬功夫不硬。

而马云功夫不硬,恰恰是因为他读书少与读书不好。

不读书肯定是不对的,张无忌学习绝世武功,还得看《九阳真经》和《乾坤大挪移》心法呢。

不过这是金庸为了剧情需要做的推动,现实中要练成绝世武功,却不是一两本书可以成就的。

所以,我更喜欢星爷在《鹿鼎记》中的表述,看看他在电影里表述,到底如何能练就绝世神功?

陈近南:小宝,我可以教你绝世武功。

韦小宝:哇啊,这么一大本要看得也得看个把月。

陈近南:这一本是绝世武功的目录,那一堆才是绝世武功的秘籍。

韦小宝:哇啊,这么一大堆,要看得也得看一年啊。

陈近南:我是看了三年,练了三十年,才有了今天的境界。

苏炳添的读书 VS 马云的不读书

苏炳添的读书 VS 马云的不读书

我们当时只是呵呵一笑,但却没有真正弄懂其中的内涵。

每一本书都凝练着撰写者的智慧,会给你带来经验加成,能帮你更好地认识世界,你说它没用,就是扯淡。所以只有大量的学习,你大脑中的知识结构才足够踏实,这样才能形成独属于自己的一套认知。

然后,你就得不断地练习,知行并进;因为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只有做到了,才算真正知道,才能脱胎换骨。

就像曾国藩说“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但你一直做不到郑渊洁几十年如一日三四点就起来写作,你做不到毛教员为了造两弹一星说不吃红烧肉了就天天吃青菜,你做不到蒋委员长天天只喝白开水,本质上就是你的修为不到位,这样就算你读了再多的书,你这个人也不到火候,你会像高晓松一样在直播间被喷自闭。

刘邦、项羽不读书,但是人家一直读着社会这本大书。关键是一直在政治舞台上博弈厮杀、总结经验,这些也是要形成认识在大脑里,然后再实践再升级的,才最终形成自己的政治路数打下天下。

而且我们知道项羽败了,刘邦胜了,本质上就是姜还是老的辣。刘邦十几岁就学习信陵君,阅读社会这本大书早已炉火纯青,项羽单靠武力争雄,年轻阅历太浅,对社会人心认识不透,读社会这本大书不够透,行为就不够精明,就败了。

所以,你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不断练习,才能打破低层次的知行合一,逐渐登临高层次的知行合一。

而且学无止境,进无止境,你只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打破玄关。

只有打破了玄关,你才能获得无穷无尽的妙用。

就像马龙说的一样,我拼命训练,实际上也就只取得一点点微弱的优势,可就是这点点微弱的优势,就是你人生成王败寇的关键点。

苏炳添的读书 VS 马云的不读书

我们还可以通过毛教员分析一下读书对我们的意义,之前我在文章讲过:

从武王伐纣、周公分封,再到秦皇汉武、唐宋元明清,再到近代的一系列试错,最终大成于“还看今朝”。

每个朝代,都在科学技术的研发、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这三者螺旋递进的过程中,积累治国经验。

这些经验,通过教员的大量阅读和学习,一路汇总到教员的天才大脑里。

苏炳添的读书 VS 马云的不读书

就像大数据一样,注入到了高端芯片,进行深度学习,并进一步升级优化了、新中国的智能算法。

苏炳添的读书 VS 马云的不读书

智能芯片,可以当做你的学习能力,你读书过程中到底有没有深入吸收,化作自己的东西;

大数据,可以当做你到底看过看过多少书,书读得越多,输入的大数据越多,二十四史就是五千年历史大数据;

只有(智能芯片)算力突破与(资源突破)大数据注入足够多,你才能不断行动总结,不断优化属于自己的算法。

这套算法应对社会人生时,才是先进的,才是不容易出错误的,才是容易成功的。

就好像国民党大将黄维在被放出来后,评价蒋某人:

“这个人是个英雄,但他的那一套过时了,所以失败了。”

显然,蒋某人的算法,没有毛教员的先进,所以带领中华民族最终实现工业化并真正站起来的,是毛教员,不是他蒋校长。

我看过一本书《蒋校长-一个力行者的思想资源》,可以看出蒋读的书不少,也爱学习,也一直在第一流的政治舞台上不断实践积累经验,可还是比不过另一个璀璨的政治明星,可能就是他大脑芯片不如主席吧,就是天赋差些,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否则为啥文章都找陈布雷写,不自己写。

马云的大脑芯片也一般,马云高考落榜三次,最后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升入外语本科专业。请注意这个破格,就值得玩味了。

总之,马云的大脑芯片一般,学习力一般。

我抽一部分大佬的大数据,看看成功人士普遍的学习力如何?

高考状元梯队:李彦宏,刘强东,史玉柱,雷军;

高考学霸梯队:王兴,马化腾,周鸿祎,程维;

高考遗憾梯队:任正非成绩不错但两次没考上心仪的清华,俞敏洪三次不死不休考上北大;

高考奇葩梯队:马云,第三次破格进大佬圈里最差的师范学校。

可见,成功人士普遍学习力很强,即使天赋不足也百折不挠地让自己学习力得到证明。

只有唯一的例外就是马云,学历最差学习力最差,当然也只有他天天大放厥词,大言炎炎的说读书无用论。

他在高考的道路,根本没走过一千米,他根本不是千里马,自然容易老马失蹄了。

苏炳添的读书 VS 马云的不读书

苏炳添可以被称为跑得快的千里马了。

苏炳添9秒83百米跑直接封神,他是亚洲人唯一百米跑进10秒以内的,非常伟大。

苏神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是靠大量的学习,大量的行动,大量的复盘升级认知再行动,不断打破低层次的知行合一,才逐渐走到“百米9秒83”高层次知行合一的。

苏神读书能力超强,早已经被聘为暨南大学副教授。

而且通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查询,发现其中共收录3篇,以苏炳添为研究对象,且作者中包含苏炳添本人的论文:

1、《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

2、《优秀短跑运动员苏炳添的技术优化训练研究》

3、《运动行为志研究:短跑技术实践叙事》

苏炳添的读书 VS 马云的不读书

每一篇论文都证明苏炳添做了大量的阅读学习,以及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这些不读书去分析黑人的短跑经验、分析过去国人的短跑经验,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只有这些大数据的输入,才能让苏神的训练避免错误,才能高效学习,逐渐登顶。

所以,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维度的大数据,能让你算法模型更加优化,避免类似的错误。

除非你的命足够硬,否则你就得学无止境,进无止境,才能稍稍德可配位。

苏炳添的读书 VS 马云的不读书

我再举个栗子:

郑渊洁有个童话《金线蝌蚪》,说每一千年都会有一只身体有金线的蝌蚪,能与人类交换身体,历史有个诗人就是金线蝌蚪换的,叫做李白。

几千年后,又一只金线蝌蚪诞生了,他与一个贪官交换了身体。交换身体后,他立志当清官。

可是他刚上台,就把自己手下心腹给告了,心腹贪污因为他的举报倒台,结果果然是坏在了这儿。

后来,金线蝌蚪在成为清官被百姓爱戴的日子里,心腹告倒了他,因为心腹掌握着贪官的贪污证据,然后金线蝌蚪就被枪毙了。

我想,如果金线蝌蚪读过我的《圈子利益分析法》,就知道人离不开圈子,并需要用利益捆绑自己小圈子,才会有人帮你办事。金线蝌蚪完全没研究贪官的过去,大脑的算法也不是让他成为清官的最优解,所以人生直接算错,魂归西天了。

这就是读书的作用,它能弥补你对社会算法的错误,并优化你的算法。

这五千年遗留下书籍,就是五千年人生历史大数据,还不足以让你优化学习一套完美的人生算法么?!

当然最厉害的是读书明理,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那这个圣人的算法就更超穷了。

如果你真的能够自律,做到书中说的:“有恒乃成事之本”,像苏炳添一样为了一件事,不断努力精进,那么你的算法必定越来越精,功夫必定越来硬,成为栋梁之才。

红楼梦讲:训有方,保不定以后做强梁。就是这个道理。

你只要能多多读书,用心读书,大量练习,不断精进,数十年如一日,你才可以成为支撑天地的强梁。

说接地气点,就是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我们再回到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情。

其实,我觉着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不至于使他丢掉江山的。

我认为,大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是秦始皇这个伟大的政治家,根本没好好谋划这件事情。

毛教员批评秦始皇晚年“到处游走,梦神仙,无聊得很。”

他晚年成天干这个事儿了,帝国的接班工作自然要出现问题。

汉高祖晚年对异姓王一统儿杀,明太祖晚年对功臣一统儿杀,这还难以避免吕氏干政、朱棣靖难,这些动摇国本的事儿发生。

治大国,若烹小鲜。要小心翼翼、严谨规划,否则很容易煮烂了;更何况你不作为呢,小鲜瞬间让你煮黑煮烂。

汉高祖、明太祖晚年用心操作这个江山永固的事情,江山就存续了几百年;

秦始皇晚年没有用心操作这个江山永固的事情,江山就二世而亡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自小学习百家之术,读过不少书,又兼并六国,一路走来,政治算法早已顶峰造极了吧。但晚年稍微傻呆了一点,不努力了不精进了,就导致国家瞬间雪崩,导致现实脱离他政治算法的掌控。

中国很多皇帝都是这样,年轻时踏踏实实地干了几年事;晚年就不想吃苦了想享福了,于是天下就大乱了,其中自作孽不可活、不得善终的也不在少数。

我们不是皇帝,我们更没有资本任性,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精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打破玄功,打破内卷,让自己的人生渐渐好起来。

我们穷孩子没命没运没风水,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没有退路,只有努力往前,才不至于被原生家庭的黑洞给吸进去。

我们穷孩子一定要含着泪去明白去痛彻,

我们的人生算法永远只有这八个字,

我们一定要把这八个字用刀子刻在心口上、刻进灵魂里,

这八个字就是:

学无止境,进无止境!

苏炳添的读书 VS 马云的不读书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多谢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