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车去医院看奶奶,上车后师傅就用一股特别纯正的东北话问我,你东北的吧?我先是一愣,然后忙解释说不是不是,之前读书的时候在东北待过几年,然后就养成了只要对方跟我说东北话,我就会学着对方的调调讲话,模仿他们的口音。
然后师傅就说:“嗨,这学得还挺标准!”
自从毕业回上海之后,我几乎很少遇到东北那边的人了,没想到打个滴滴还能遇上一位东北司机。师傅是大连人,今年初才来的上海,来上海的理由也是让我心生敬佩。师傅说他儿子现在在沈阳读大二,要考上海的研究生,所以他提前来给孩子探探路。
我说师傅对儿子真好,师傅摇摇头说:“他妈妈走得早,我得管着他……”
师傅说在他儿子5岁那年,他老婆就因为心脏病去世了,家里亲戚都劝他再找一个,但是师傅觉得他儿子跟妈妈一样很内向,平时只知道学习,也没有多少话,怕他受欺负就没有再找,所以这十几年都是他一个人把孩子带大的。
后边孩子上大学之后,给他提过想要考上海这边研究生的打算,自己也在努力准备。刚好那个时候,师傅所在的日企,因为疫情撤资了,给他们赔偿了十几万。师傅说他才五十岁没法闲着,得出来赚钱,供儿子读书。思来想去,就打算刚好用赔偿款买辆车跑滴滴,但是后边又一想,上海开滴滴挣得多,大连一个月能挣五千,上海就能挣一万五,刚好儿子也想来上海,索性就直接跑来上海开滴滴了。
师傅的选择给我一种破釜沉舟的感觉,毕竟一个人50岁背井离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打拼,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气。为此也能看出来,师傅对自己儿子是非常信任的,因为坚信他可以考来上海,所以才会如此选择。
师傅说等他儿子研究生毕业,他就不开了,刚好再几年到退休年龄就可以领社保工资,生活也没多大问题。至于儿子结婚买房,他也不用太操心,在大连除了老房子外,早几年还买了新的,当时才五千多块一平买的,现在一万多两万了。师傅说到时他就住老房子,新房给儿子结婚用,如果那个时候孩子想留在上海,也可以把房子卖了凑个首付,至于之后的就要靠孩子自己了。师傅说他没有多大的本事,能给孩子准备的也就这些了,后边的路需要他自己去走。
师傅说他家的老房子离海边就几公里,等以后回大连了,没事就骑自行车去海边,吹吹风再骑回来,锻炼身体。
刚开始觉得师傅活得很累,后边突然发现其实他是一个乐观又通透的人,对自己和家人有很明确的规划。从未好高骛远,老老实实一步步走过来,最后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果然,“普通人”的故事永远是最打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