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定位、物流详情、电话号、手机机主信息、学籍档案、公民征信……如此重要的公民个人信息,却被人通过网络大量买卖,这引起了山东省肥城市公安局的注意。2018年2月11日,肥城市公安局立案侦查,抓获犯罪嫌疑人41名,涉案价值800多万元。
该犯罪团伙买卖的公民个人信息,已形成了一条网络个人信息买卖的黑色产业链。
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除了大批量贩卖个人信息外,还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进行“私人订制”。
针对“客户”不同需求,该团伙推出了两种不同的“套餐”:一种套餐是每月10元,可以随时定位某一个特定的手机号;另一种是每月1000元,可以随时定位某些手机号。
比如,“客户”如果需要某人的家庭住址或者征信信息时,就向“中间商”提出需求,然后“中间商”将这个需求提供给上线,上线通过冒充快递公司、使用黑客技术非法侵入电脑系统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再逐级加价出售,谋取非法利益。
作案用手机
经确定,于某是该案件中个人信息买卖“地下产业链”的一名生意火爆的“中间商”。据其交代,这条产业链的大致运转就是:“中间商”于某通过互联网招揽“客户”收单,然后将查询需求报给上线,上线将结果通过互联网发给于某,于某再转发给“客户”,“客户”将钱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给于某,最后于某再和上线进行结算。
民警介绍,于某共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多达几百万条,获利四五十万元。
那么这些个人信息有何用处呢?
于某表示,下家购买公民信息,有的用来催收账款,进行手机定位;有的针对抵押车辆用户,比对身份信息、核实地址,寻找车辆位置;有的小额贷款公司面对欠账不还的客户,进行定位找人......
作案用电脑
王某是“上线”之一,也是手机定位服务平台的所有者,是泄露手机定位信息的源头。
据了解,王某拥有最高权限账号,可以开通具有查询功能的其他账号。‘客户’购买这些账号后,可以定位手机号位置,从而获取他人位置信息。
然而,据民警介绍,王某林很少直接接触终端“客户”。就是这么一个10元钱的手机定位信息,经过“中间商”层层加价后,终端“客户”有时需要两三千元才能买到。
此外,据倒卖公民物流信息的源头石某表示,只有购买改号软件,就能够伪装成任何人的手机号,然后给物流客服打电话,咨询快递信息,从而转卖牟利。
从事机主信息倒卖的张某则介绍,算下来他的成本不到一千块钱,但收入达到三万五千元。
不知道该说我们的隐私值钱呢还是不值钱?当然也可见,我们对于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还是比较薄弱。
在此前的一篇文章《防不胜防!朋友圈也能“杀熟”:这个最常用动作可能出卖了你!》中,小狮子就此类问题做过提醒,别看在朋友圈晒自拍、晒车票等都是再平常不过的行为,但很可能你的私人信息成为了一些人进行社交诈骗的工具,甚至你的身份有可能被“复制”用以欺骗至亲挚友。同时朋友圈“集赞换奖、帮忙砍价、拼团购物”以及某些图像生成软件等火爆的活动也是获得我们个人隐私最大的“帮凶”。
谨慎一些总归是好的!小狮子也提醒广大读者,在网络购物、使用公共WiFi、参加网站问卷调查和网络抽奖、自媒体社交等方面注千万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盗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