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重庆一男子称吃一桌海鲜被要价2800元,质疑被“宰”而报警,最后给了1800元,引起网友关注。6月27日,店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2800元为海鲜原材料加上加工费、小菜和酒水的费用,后来为了了事,退了酒打了折收了1800元。目前,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正调查此事。(据6月27日极目新闻)
男子所点的部分海鲜和涉事海鲜店
从该男子和店家两边的说法来看,双方对于这餐饭的价格分歧很大。该男子表示,自己报警了,警察来了,老板都算不出来2800元是怎么来的,言下之意自己肯定是被“宰”了;但店家认为自己算的账没有问题,之所以打折退钱,是看到对方报警,不想把事情闹大。
海鲜这类食材,本来就不便宜,再加上品相种类不同,市场价格差异极大,很容易出现价格纠纷。过往曝光的一些“天价菜”事件,有很多都是海鲜。但近年来,不少海鲜产地为了避免纠纷、规范经营,都相继出台了分类定价标准,“天价海鲜”的新闻少了很多。
该男子到底有没有被“宰”,网友的看法相差很大,有站顾客这边,觉得老板乱喊价的;有觉得10个人吃海鲜,2800也不算贵的。说来说去,问题的根源依然要回到:有没有明码标价,有没有让消费者事先知情。
虽然说商家有一定的自主定价权,但市场上总有行价。出售的菜品单价是多少,加工费是多少,跟行价比起来是低还是高,高的话高在哪儿,低的话又是为什么,这都是开饭店必须要算清楚、说清楚的账。而消费者在动筷子之前,就应该知道自己点了多少钱的菜,多少钱的酒,认可了再开吃。如果说,两边的账都能算得敞敞亮亮的,那么纠纷就没有滋生的空间。
目前看来,店家算不清楚的、消费者最不认可的,可能不是海鲜的价格,而是语焉不详的加工费和酒水费。在与记者的沟通中,店家报出了三个价格:一开始海鲜原材料加上加工费、小菜和酒水要收2700多元,退了没喝完的酒需要2400元,但是不想事情闹大就只收了1800元,很难不让人琢磨,这里面会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呢?
据记者观察,不少来这家店的顾客,都表示加工费比较贵,这个“每菜一价”的加工费是否有标准,是否做到了明码标价?会不会为“宰客”留出空间?监管部门应该重点关注一下。
开店做生意,都想要留住回头客,都想有好口碑,真正踏实经营的人,不会想给客人留下“宰客”的印象。不管怎么样,价要能喊得出口,账要能算得清楚,把话说在前面,好过事后再来扯皮。价格公道透明,名声会比算盘更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