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自网上,侵权联删)
朋友自北方而来,在广东几个城市逛了几天后发现 “大秘密”:你们街上怎么那么多凉茶店?
闹市街头各式品牌的凉茶店林立,确实是广东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图自网上,侵权联删)
我含笑而答:你有所不知,没有凉茶,我们广东人怎么活下去呀?
事实上,“广东人的命是凉茶给的”已不仅是网上常盛不衰的一道梗,
实际上已成为普通广东人日常生活中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深谙养生之道的广东男人一旦感觉有点不舒服,
不用给自己把脉也知道虚火旺,解决之道就是溜达到街上喝杯凉茶。
操劳家务自顾不暇的母亲感到儿子几天没“便便”,
眉头一皱:“这孩子肯定上火,老公你带儿子去喝点七星茶”。
孩子晚上做完作业,想到外边溜达一下,
便向母亲撒谎:“妈,我喉咙痛,去喝杯凉茶就回”。
这个谎就算说一百遍,而母亲们皆深信不疑。
凉茶的口感大都苦涩难咽,
何德何能得到广东的人厚爱呢?
因为广东人数百年来深信其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润燥解暑的药效。
(图自网上,侵权联删)
前段时间超强台风“山竹来袭”,广东超市被扫一空,
唯独一堆辣椒被“遗弃”于菜架上,
广东人不吃辣的梗又再次被翻出来刷了一遍。
广东人是不可能吃辣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因为广东地处亚热带,一年气温长热短寒,
即使过年期间也有穿短衣短裤的现象,
加上临海,雨水多,天湿地热,湿热交替,
古往今来,湿热病症在广东就较为常见。
在漫长的夏季时节中,一旦患上此病,
病人不同程度地出现头痛脚轻,四肢无力,喉咙痛,痰多,食欲下降等问题。
在古代,由于偏离中原,自然环境恶劣,
广东被视为“蛮烟瘴雨”之地,
淮南王刘安谏汉武帝远征岭南:
“南方暑湿,近夏瘴热,暴露水居,
蝮蛇盆生,疾病多作,兵未血刃,
而病死者十之二三。”
在与大自然和病疫的抗争中,
岭南人民积累了大量调理身体
以适应这种湿热气候的传统中医疗法。
(图自网上,侵权联删)
他们把采集来的草药放到瓦煲中进行长时间的蒸熬,
煎制出的药剂给患者喝了之后,症状立刻减轻,
不久就可恢复龙精虎马,
可谓药到病除,系“居家旅行必备良药”。
这就是广东凉茶早期的“雏形”。
后来,为迎合广东人民的“刚需”,
一些人从中发现商机,
开始在繁华闹市中开店卖这种水煮药,
又因为广东人忌讳“药”字,
所以改称为茶,因凉气静血之效,
最终把这种草药剂称为“凉茶”。
在广东人的理念中,他们还比较忌讳“医院”这个词,
所以大凡靠近大型医院的房子,卖不起大价钱。
在生活中,他们也不想动辄去“看病”,
所以他们讲究养生,治未病,若是小病小痛,
他们首先怀疑自己是不是“上火”了,到外边喝杯凉茶看看。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有多达44个凉茶品牌,
王老吉、黄振龙、邓老凉茶是其中的佼佼者。
(图自网上,侵权联删)
目前运营最成功的当属王老吉凉茶,
相传为清代嘉庆年间广东鹤山人王泽邦所创,
王泽邦行医救人,有仁义之道,被称为“药侠”,
1828年12月,第一家王老吉凉茶店在广州十三行路诞生,
距今已有178年历史,
只是这个“药侠”、“凉茶王”王泽邦恐怕永无可能想到,
一百多年前他创立的一个小小凉茶铺,
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千亿估值的品牌,
一个名字竟然几乎可以代表一个行业。
凉茶店(图自网上,侵权联删)
而如今,广东凉茶已不再偏安于广东的一侧,
随着国人生活品质的提升,对自身健康的关注,
以“王老吉”为代表的广东凉茶已风靡全国,
“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已成功渗透到许多年轻人的骨子里。
广东凉茶不仅在港澳地区、东南亚得到热销,
还进入欧美各国人民的视野中。
2005年,广东凉茶超过可口可乐在内地的产销量;
2006年5月28日,广东凉茶成功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
21家凉茶生产企业的18个品牌54个秘方及术语,
将受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及我国有关法律永久性保护。
随后,中国凉茶产业以翻番的速度发展,2010年产业已达到2500万吨,
最终超过了可口可乐全球销量。
期待着广东凉茶早日从品牌上战胜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成立全世界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饮品。
(专注南粤风情,欢迎朋友们关注,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