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引以为傲的墨水屏。图/IC photo
这几日,“Kindle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很受关注。亚马逊则回应,“我们致力于服务中国消费者。消费者可以通过第三方线上和线下零售商购买Kindle设备。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深受消费者青睐,部分机型目前在中国市场售罄。”
这个回应很有技巧,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售罄”的说法也颇值得玩味,究竟是消费者买光了,还是厂家清仓了,这当中有不少想象空间。
无论如何,Kindle市场的乏力是肉眼可见的:反常式的缺货;关闭线上的直营渠道;怎么看都不像是形势一片大好;“盖泡面”的网络梗疯传,二手平台上的常客,都在说明这款产品正在丧失基本的需求。
网友们戏称:Kindle买了以后就是拿来盖泡面的。图/社交媒体截图
吊诡的是,近些年国内数字阅读却是不断壮大的。根据《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4.94亿,同比增长5.56%;数字阅读行业市场整体规模为351.6亿,增长率达21.8%。
用户规模、产业规模同步增长,电子书的开路人Kindle却日子不好过,个中原因是值得琢磨的。
从市场层面分析,原因大概是电子消费品的“功能聚合”——手机几乎满足了所有需要,以至于消费者认为额外电子设备越少越好。
不只是Kindle,MP3、MP4之类的,具有单一功能的电子产品几乎在市场上消失。即便这些年大火的平板电脑,也与手机没有可比性,2020年中国市场上的平板电脑出货量,基本只占手机的十分之一。
为了电子书这个单一功能,却要多带一个设备,肯定是不划算的,电子阅读对于手机来说就是一个App的事。这个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对于Kindle来说是不友好的。
而从Kindle自身来说,其产品优化也有点问题。Kindle的电子商城定价并不便宜,Kindle unlimited那种包月、包年服务也不够划算,新近出版的热门书几乎都无法使用。
这点国内的很多读书软件做得比Kindle要好,微信读书、京东读书、豆瓣阅读等国内App的价格优势都明显强于Kindle。
而从这些热门App里衍生出来的读书功能,也有更强的社区氛围,比如相互点赞、留言等互动,好友之间的阅读时长排名,让电子阅读的过程更有趣,也打造了纸质阅读完全不具备的体验。
所以,Kindle成为不少人口中的“泡面神器”并不是没有缘由的。是电子阅读市场环境的变化和Kindle落后于时代潮流的产品设计,共同演化成为今天的局面。
当然,如果单从硬件角度观察,在电子阅读设备中,Kindle依然是头部,其他品牌的硬件设计目前还无法与之相比。但这种单薄的硬件优势并不足以支持Kindle走向辉煌,毕竟人们的口味已经被丝滑的触屏“惯坏”了,还有多少人能够忍耐“点一下等两秒”的墨水屏呢?
不过,Kindle并不是一无是处。大众阅读层面Kindle做得不够好,但就个人的体验来说,Kindle在人文、社科等专业阅读层面还是很强的。比如前不久出版的两本大部头著作,《剑桥中国宋代史(上卷)》和《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上卷) 》,当时找遍全网,只有Kindle商城有电子版。
类似的情况不少,很多需要深度阅读的作品,Kindle商城更新几乎是最快的。此外,外语学习也是Kindle的优势。大多数App都能提供英文翻译,但除此之外就付诸阙如了。但Kindle可以自行安装电子词典,这对于小语种学习来说就很诱人。
这也是为什么Kindle不妙的消息传来,网上有颇多惋惜的声音。对于很多读者来说,Kindle在细分领域的一些优势短时间内仍是不可替代的,只不过这些需求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大众,以至于不能撑起Kindle的整个商业模式。
如果有一天Kindle真的消失了,我们只能尊重市场选择的结果,谁让Kindle产品设计“掉队”了呢。
特约撰稿人 | 江城(媒体人)
编辑 | 丁慧
实习生 | 韦英姿
校对 |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