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王进喜是什么梗(译论给漫威电影做翻译是一种什么体验)

管理员 2024-11-23 01:42:04 0
译论||给漫威电影做翻译是一种什么体验?译论||给漫威电影做翻译是一种什么体验?

左:陶然 右:付博文

神还原、本土化,为了漫威粉的荣誉

付博文和陶然看起来是两个典型的漫威粉:去年5月11日凌晨,他们和所有粉丝一样,占领各大影院,充满仪式感地等待《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内地首映。

当天付博文穿着一件“かわいいは正義!”(可爱即正义)的黑T,陶然穿一件“MARVEL”(漫威)的灰T,很显然,这是他们这个族群的接头暗号。

但和普通粉丝待遇有所不同的是,他们都在大银幕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翻译:付博文;校对:陶然。

在字幕上,付博文的名字,甚至直接列于“星爵”克里斯·帕拉特之下。

译论||给漫威电影做翻译是一种什么体验?

“刷了N遍,忍了剧透好久,但第一次看成片!从头High到尾!能作为这十年中MCU的一份子,十分荣幸……第五部漫威,脱胎换骨!没有遗憾!“当日3:43分,付博文激动地发朋友圈。

MCU即漫威电影宇宙——自2008年的《钢铁侠》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漫威超级英雄电影构筑的架空世界。

去年,曾翻译过《奇异博士》《银河护卫队2》、《雷神3》等漫威电影的付博文接到了《复联3》的翻译任务。

不久之后,他交出了中文配音版和字幕原声版的两版字幕,共计4万多字。

和2015年《复联2》字幕引发的集体吐槽相反,《复联3》的字幕翻译被称赞“水平相当高”。

如网友“L-HCTSM”描述:“印象最深的是看到星爵对灭霸的称呼时,整个影厅都会大笑。英文台词中那个梗已经很精彩了。但是在中国文化里面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我之前很关心这个地方会怎么翻,没想到直接用了一个相当中国化的词语,效果意想不到的好。”

英文台词中,星爵称呼灭霸“Grimace”,原意是麦当劳的“奶昔大哥”。上世纪90年代,麦当劳曾推出一系列卡通形象,除了如今延用的麦当劳叔叔,还有后来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汉堡神偷、小飞飞,和这位“奶昔大哥”。对美国人民来说,这句称谓属于他们的“回忆杀”。

但在中国版中,Grimace被颇为本土化地译成“紫薯精”。付博文回忆,“如果翻成奶昔大哥没有任何意义,它长得有点像巴巴爸爸里面紫色的那个巴巴贝尔。就是那种满身紫色儿,又像橡皮泥又像土豆的东西。”

译论||给漫威电影做翻译是一种什么体验?

“紫薯精”灭霸

他注意到有网友用“紫薯精”形容灭霸,觉得贴切有趣。但问题在于,“什么什么成精是非常中国文化的,能不能用有点纠结。字幕要考虑方方面面、各种法律法规。”在和漫威片方反复沟通之后,付博文终于说服了片方采用了这个译名。

《复联3》翻译的好口碑,是在这样一个一个抠下的细节中体现的。“就连吃饭、睡觉,走路的时候也都在想,有时候就会有灵感迸发,基本都在琢磨。一句话一句话的抠。”付博文介绍这一个多月的状态。

上映前,付博文还专门飞了一趟上海,在总部和漫威一句句对了一遍字幕。“能考虑的都考虑到了,尝试滴水不漏不留遗憾。”他说。

在作为字幕翻译之外:付博文是配音演员,陶然则是有着15年教龄的新东方英语老师。

为电影担任翻译,相比兼职创收,对他们来说更接近于爱的供养:“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是钱能衡量的。我本身就是漫威迷,能参与其中就蛮荣幸的。”付博文表示。

他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个故事:一位友人带孩子看完电影后,指着字幕上付博文的名字说:“这位叔叔是爸爸的好朋友。”孩子问他是哪个超级英雄,父亲答:“他不是超级英雄,但如果没有他,我们就看不懂这个电影了。”

“这就是这份工作的意义吧。”付博文感慨。

翻译的难处在哪里?

出于保密,只能一个人翻译

作为一个网络字幕组威名远扬海内外的国家,我国的年轻观众们其实不太理解为什么译制方会感慨时间不够:“那些网络上的字幕组不是经常上午出资源下午就发熟肉(翻译好的版本)了吗?”

但引进片的译制却没有这么简单:首先,网络字幕组的速度源自分段分配翻译任务,这在译制片厂和翻译公司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毕竟整个公司的运作并非仅仅围绕着某一部电影;

其次,一部电影分配给多个人翻译,影片的保密工作就很难进行,但如果是公司行为,管理就会严谨许多;

而且,分段翻译的成果也很难统一风格,字幕组翻译出来的中译台本也无法达到配音的要求。

出于以上考虑,引进片大多由译制方的一个员工独自翻译。

虽然负责翻译的公司往往是大型的翻译公司,“团队中也有专门负责校稿和打轴的人,但真正说到听译,主要还是一个人”。

经历了多次翻译风波,译制业内的权威王进喜在为《银河护卫队2》挑翻译的时候格外谨慎,选择付博文正是考虑到他“之前翻译《魔兽》、《奇异博士》等片在网上引起的争议很少”。

王进喜还指出了一些片方造成的无奈:“像印度、韩国和一些国家提供的都是英文字幕台本,只有台词,连这话谁说的都没有标明。而且这些国家本身不以英语为母语,他们自己翻译成英语,再给到我们翻译成中文,这就倒了两次手了。”

除此之外,由于中国国情,引进片翻译也要符合审查要求,有些政治倾向和裸露方面的台词,王进喜会选择第一时间与进出口片方沟通,而译制片厂在翻译的过程中也会尽量让过激的语言合理化,如将爆粗口处理成“混蛋”、“见鬼”之类。

王进喜曾在一次译制过程中发现台词中有一句“竖起你的中指”,他觉得这句话带辱骂意味,让他感到不适,于是坚决将其改成“竖起你的手指”:“随观众怎么理解吧!”

在骂声中成长,保持谨慎乐观

三五年前,王进喜还身处漩涡中心。八一厂翻译贾秀琰所译的《银河护卫队》,被网友发现“错译40处、漏译11处、不准确25处”,连带到他这位发掘者一起被diss。“当时我有点快崩溃了,不吱声。”

而后对《复联2》的吐槽到了“《复联2》为什么非得由八一厂译制?”的级别,王进喜赶紧出来替译者挡枪:“我作为组织者肯定有我的问题。现在大家把矛头都对准刘大勇,让他来承担这么大的责任太委屈他了。”

但在去年,同样由八一厂译制的《复联3》可谓扬眉吐气,国内票房已破23.6亿,配音和字幕备受好评。“在骂声中成长。”王进喜打趣。

这可能与八一厂选择开放合作有关。相比长影厂和上译厂的30多人的在编队伍,八一厂没有正式编制的译制片导演和配音演员,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并且更能根据影片灵活组建团队。“我们的钱不是用来养人的,就是用来做片子的。”

八一厂为各种语种的影片寻找适合的翻译人才,避免了译制厂在职人员担当翻译,不熟悉知识背景,难免有短板的情况。

比如《复联3》的翻译付博文,就是入坑十年的漫威粉,而校对陶然作为新东方老师,也是一个资深电影迷。

“漫威的电影里总有一个扣,你要解开这个扣或是包袱,不喜欢漫威的人是很难懂的,我们现在用翻译,就不光是八一厂的,要全社会找去培养。”王进喜说。整个采访中,不论哪个环节他都没有抱怨,而是一直在找解决途径。

在风格上,他拒绝网络语言:“一是真的是没有什么内容,二是时效性很短。我们希望过10年后看这个版本,还能留下来。”

至于直译和本土化的平衡。原声版本的中文字幕,王进喜会要求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不要加任何修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配音版的则需要多考虑本土化,不要让观者觉得违和。

“配音版和字幕版两个版本的翻译完全不同。一个是从听觉出发,一个是从视觉出发。两者的受众也不同。配音版的翻译花的心思更多。”付博文介绍道,“比如蜘蛛侠和蚁人,原声版的话只能按这两个名字翻译。在剧情里,班纳博士从复联2后就一直没出现过,直到雷神3,他并不知道这段时间,出现了蚁人和蜘蛛侠,所以,他就因此而非常的惊讶。”在配音版里就可以用“我想静静”这种感觉这样表达出来。

行业中的种种限制,王进喜看起来也有应对方式,译制片从引进到定档的时间非常短,这也成为翻译质量的制约因素。

而在这个问题上,王进喜也越来越具有经验,如他与《变形金刚》片方商量,在送审时先让翻译翻送审本,“等到真正要做的时候,应该说本子完成一半,故事情节啊、人物啊基本都熟了。虽然说时间紧,但是你要跟片方沟通好了,时间也来得及。”

而至于目前看起来无法突破的“五万包圆”,相比引进片,王进喜认为网络市场海量空间。

除了院线电影,好莱坞等大制片厂(公司)还有很多版权电影或动画片需要译制,如迪士尼目前已和八一厂合作,着手进行动画片网络版的译制。

“现在不是94年刚起步大家都不认同你的时候,不是拿到金鸡奖华表奖得到认可的时候,走到现在,我什么荣誉都不需要,踏踏实实做片子最重要。”

目前国内四大译制中心,不仅在做电影的译制工作,还有其他的电视剧、动漫、游戏和网络视频收入来源。

具体译制行业的人才,翻译方面,耗时久难培养,但有大量的译制片影迷字幕组团队作为后备军。

五万包圆:与翻译难度无关,与票房市场无关

“翻译是这(译制流程)里面最辛苦的一个工作,一个剧本动辄几万字,你别说头脑想了,还要去查字典,再去琢磨,单单用两天时间打字打完都很辛苦。而且片子好坏,翻译起很大作用。”

《复联3》的负责人,译制业内的权威王进喜这样说,“八一厂的翻译酬劳,目前国内应该是最高的。”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上文中提到的翻译费,出自整体打包的译制费用。而这笔译制费用,分账片由中影进出口公司支付,买断片则由中影或华夏发行公司支付。

众所周知,一部电影的译制“行价”是5万一部。“5万包圆”意味着:包括剧本翻译、导演装词分配配音角色、演员配音、录音混录四大环节,并且不分片长,不分语种、不分内容。如何分配这些环节的支出,理论上是译制单位所需要腾挪操心的。

除了翻译费,译制单位还要给配音演员、配音导演、录音混录等人员支付费用,一部电影译制下来,参与的工作人员至少有20多人。

2007年,一部数字电影的译制费用是5万元,平均票价24元/张。那一年,北京的房价刚破万,每平米为10964元。

2018年,一部电影(译制已全部数字化了)的译制费用仍然是5万元,平均票价32元/张。此时北京的房价已达到每平米61720元。

为什么十多年过去了,国内的电影译制机构至今仿佛被隔离在市场之外呢?

这与国情有关——国内具有引进外国电影资格的仅有中影进出口分公司,而有发行资格者除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外,还有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而国家允许的译制单位有4家,包括上影集团上海电影译制厂有限公司、长影集团译制片制作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译制中心,及八一电影制片厂。

进口片要在内地上映,必须走这四大厂的译制通道,但片方与译制机构并非双向选择,而是行政分配:进口分账影片由中影进出口公司平均分配给四家译制单位,买断片(批片)则由中影和华夏各自分配——以进口片上映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的2017年为例,最多不过89部。

以平均每部5万的价格计算,总共只有445万的市场,要分给四大译制单位,每家全年营收不过百万出头。

而片方所需要负担的无差别的五万译制费用,是由中影进出口公司自2007年电影数字化改革起步时定下,至今未变。

事实上,在2007年以前的胶片时代,一部电影的译制费用为10-20万。定价标准基于时长:每米胶片的价格是36元,再加上杜比编码费,一部时长90分钟的电影,核算下来成本12万。时长较长的分上、下集的电影,价格可能达20万。

但为什么在2007年这个价格不升反降?因为当时中影委托了一家私人译制公司尝试对一部数字电影进行译制,花费五万——这一实验结果被推广到行业标准,沿用至今。

一刀切的译制价格,与翻译的长度与难度无关,也与影片未来的市场表现无关。于是如今观众喜闻乐见、票房屡创新高的印度片《摔跤吧爸爸》译制费也是5万元,尽管该片片长达两个半小时,翻译难度和工作量倍增。

而在另一个角度,王进喜却一直尝试在以市场方式对待合作的“小孩们”:今年的翻译团队翻译费又涨了200块钱,而录音团队已经从6000涨到了一万。有时候年轻人反而跟他说”王老师这个不要你钱了“,”我说不要钱不行,不要钱你怎么负责任?你得给我服务好是不是?”

“对译制片来说,没有新闻就是最好的新闻。”王进喜最后这样总结。面对《复联》做出来的两个版本的好口碑,他保持着谨慎乐观。

本文来源:贵圈、新京报

转自:矿业能源翻译实践与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