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活着的时候勤俭一辈子,你让他死了这么厚葬干嘛呀。”
最近,“38000多元的天价殡葬费”上了热搜。
6800元的寿衣,5990元的沐浴SPA、感恩致孝服务,不超100米就收费1200元的起灵金光大道,甚至还有600元的供饭服务……
在这则新闻的下方,网友们的评论也是五花八门:
“活着都没享受过这沐浴spa服务吧
活不起了这”
“我五年加起来都没有买到6800块钱衣服啊”
“原以为活着不容易,没想到死了更难”。
网友评论部分截图
01
遗体存放3天,花费近四万
殡葬行业因为长期跟死人打交道,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去关注,许多人更是避之不及。
在人们的观念,只要有点良心的人,是不会乱发死人财的。因为乱挣这样的钱,那是会遭到报应的。
然而,现在的某些人一点顾忌也没有,挣死人钱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近日,有民众向媒体曝光,自己家人去世,在北京某三甲医院被收取天价殡仪服务费,遗体在太平间存放不到3天时间,就花了3万8千多元。
这笔天价殡葬费里,包含了一些令人无法理解的项目。
例如颇令家属和网友不解的、标价600元的“供饭服务”,还有标价5990元的沐浴spa服务,6800元的寿衣,令人匪夷所思。
就在媒体曝光该事件后不久,民政部官方微博@民政微语发布消息称,经初步核查,承包该医院太平间的北京天堂祥鹤殡仪服务有限公司在殡仪服务收费过程中涉嫌存在价格违法问题。
据北京某医院一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是整个殡葬行业的问题,这家公司负责了多家医院的太平间,不止出事的这一家。”
有网友表示:“生前的钱交给房地产,死后的钱交给坟地产,这辈子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幸好人只用死一次,多死几次,到阴间还得接着还债,永无解脱之日”。
这样无可奈何的感叹,足以代表普罗大众的心声。
02
暴利殡葬行业
没房,可以租;没墓,顶不住。
虽然绝大部分人都不愿意从事殡葬服务这个行业,觉得不吉利,但依然掩盖不住这个行业的暴利。
据人寿保险机构SunLife的一份全球丧葬费用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平均在丧葬上的花费约为37375元,约占年平均工资的45.4%,占比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
有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殡葬行业利润率竟然高达2000%,有的甚至更高。
港股“殡葬第一股”福寿园2021年的总营业额23.26亿元,毛利率超过80%,堪比茅台,利润打败九成上市公司。
那么,殡葬行业为何会如此暴利?
首先,巨大的市场规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全年因癌症、意外事故、猝死等原因死亡人口为1014万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即使按照每年1000万死亡人数,平均消费支出增长8%保守计算,2020年中国殡葬行业的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了5000亿元,而中国殡葬行业协会专家测算产业数据更为惊人,预计到2023年中国殡葬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逐渐加深。
截至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1.76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2.6%。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人,2030年将达到3.58亿人,占人口总数约25%;2034年左右将突破4亿人。
这意味着,未来对墓地的需求还会更大。
其次,不透明的殡葬用品。
殡葬行业因为长期跟死人打交道,很少有人给予关注,许多人更是避而远之。相比于其他物品的相对稳定和透明,殡葬用品因为忌讳、使用频率低等原因一直都没有相对明确的和完善的定价体系。
这也就导致了殡葬用品价格的混乱,比如几万块的骨灰盒,几十万的墓地等等。因为一些热门城市的墓地太贵,甚至还出现了在城郊买房子放骨灰盒的事情。
第三,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和厚葬的思想。
根据国人死者为大的传统思想,在办理丧事的时候,对于殡葬用品的价格往往有着很大的容忍度。这也给这一行业抬高殡葬价格提供了可乘之机。丧户买的殡葬用品价格越高,让人感觉到越是孝敬,越是对逝者尊重,从而让殡葬单位不顾一些中低收入人群的感受,不顾是否物有所值,把殡葬用品的价格越抬越高,越搞越离谱。高企的殡葬价格也助长了攀比之风盛行,败坏了社会风气。
最后是殡葬行业的垄断。
当前,殡葬行业里实际提供殡葬服务的,大多以市场主体的形式出现,表面上看殡葬服务是市场行为,买卖自愿。但实际上,大多数地方的殡葬业服务行业都是一种亦政亦商的半市场格局,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垄断性质的授权经营。
据知情人透露,一个三甲医院的太平间一年的承包经营权,经过层层转包,到实际运营的公司手中成本动辄数百万元,这些公司能不巧立名目收取逝者家属高额费用吗?
殡葬用品价格越来越贵,墓地连年涨价已经买不起,天价殡葬费屡次出现,更是引发了社会争议和质疑。
谁能料到,想要体体面面地送走自己,成本比当一个房奴,有过之而无不及。
03
暴利生意背后,乱象层出不穷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有50%的利润,资本就敢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当入土为安的传统习俗,变成财源滚滚的生意,现实总能比小说更荒诞,让人觉得无比讽刺。
买房买车可以分期付款,没想到墓地也行。去年清明节前夕,云南昆明一陵园和当地银行联手推出“墓地按揭贷”,可0首付购买墓地,贷款额度最高可贷20万,贷款期限可达10年。最终,因为触及社会公众底线而被叫停。
还有某地出现的“买墓地返利”活动,比如买8万元-10万元的墓地,可以返3000元现金抵用券,用于购买丧葬用品,说来说去,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更有一些原本应为村民提供的公益性公墓,被非法对外出售。在安徽省宿州市,多家村级公益性公墓被叫卖,有的甚至持续10年之久;江苏一村子71户村民的17亩农地,被以租代征,建成了不合法的陵园,性质极其恶劣。
还有一些擦边球的做法。河南省林州市,一家以“开发荒山 拉动经济”为名头的农业生态园,却将流转来的土地,按平方米计价,划片区销售,安葬逝者。讽刺的是,该生态园还因被评为扶贫基地,获得过市级财政投资。
更离谱的是,现在还出现了一种新型职业:“墓地销售”,卖出一块墓能净赚80%的利润,月收入高得离谱。
墓地销售们在找客户方面,有自己的渠道,他们基本都会跟当地医院、殡仪馆谈好合作,殡葬一条龙服务到位。
针对老人群体,墓地销售们会去做“线下地推”。跑去老年人多的公园、小区,以旅游的名义,免费带老人去墓园参观。销售会跟老人讲清楚:“我们是去陵园逛逛的,全程免费。”
现在的墓地,都是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很多老人都会为身后事打算,就正好去看看呗,潜在客户就这么来了!厉害的墓地销售,甚至能靠老人口口相传,达到宣传效果,最好再懂点风水,一套话术搭配下来,成交率更高!
令人心寒的是,不只是墓地存在暴利,整条产销链的每个环节,皆是如此。
从最初的置办寿衣、骨灰盒、墓地,到告别逝者的整套仪式,再到逝后的祭扫活动,这中间需要购买的东西少则十几,多则上百样,如流水一样花出去的钱,远远超过了生命本身所能承受之重。
就像哈利波特里的“厄里斯魔镜”,小小一块墓地,竟然照尽了世间百态。
04
天价殡葬费乱象,该治治了
活得要有尊严,死后要有其所。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虽然死亡的话题显得沉重,但这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归途。
治理殡葬行业的乱象,不能仅靠舆论监督来推动,殡葬领域的改革也不能再“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殡葬行业的服务监管规范应该多管齐下。
第一,进一步加强规范行业。
国家早已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殡葬服务要引导群众理性消费,不得违反公平自愿,但现实中“天价墓地”“天价寿衣”等乱七八糟的问题却总是难以根治。
究其原因,还是监管乏力。所以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
一方面,要建好收费标准和价格的公示体系,无论是基本服务项目,还是“个性化”服务项目,都明明白白告知消费者,以便群众监督。
另一方面,加大打击力度。对一些殡葬服务企业的漫天要价行为,相关执法部门要“敢出手、下狠手”,采取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严惩一起,予以重拳打击,才能让社会心安。
第二、推动行业的市场化。
在此事件中,殡仪公司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时,以“你可以走啊,你说拉着死人满世界转悠合不合适”的话语进行威胁,使得消费者不得不妥协。殡葬公司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为名目奇葩的花式衍生项目肆意定价,牟取暴利。
而反垄断的最好方式就是鼓励市场竞争,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其中,通过市场调节挤压暴利空间,使人们对于殡葬服务有选择权。至于那些漫天要价的公司,自然就会被市场淘汰。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死者为大”一直根植于传统观念中,因此,大多数人对于亲属的“身后事”处理也格外重视,愿意花钱。
对于承接殡葬服务的企业来说,本来是一项庄严肃穆的事,但在利益的驱使下,钻法律法规的“漏洞”,把黑手伸向死者的行为,不仅是给家属“伤口撒盐”,更是对逝者的不敬。
我们不能任由天价殡葬费逼着人们做一道道德选择题。
天价殡葬的背后绝不是逝者的体面离开,而是“黑色暴利”的狂欢,是生者的浩劫。
这个行业乱象,真的该治治了!
只做分享,观点归原创所有。